首页

奴隶岛—鞋跺渣男头

时间:2025-05-26 01:23:43 作者:(乡村行·看振兴)山西襄垣:一粒“米”的新“稻”路 浏览量:54981

  中新网长治5月24日电 (郝超 崔晶 邓蓉)农时不待人,插秧正当时。这几天,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的水稻田中,村民正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,通过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,打造“稻田画”作品,力争将水稻种植与艺术创意、旅游观光深度融合,让“一粒米”变成“一幅画”,“一片田”升级“风景线”。

这几天,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虒亭镇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的水稻田中,一派繁忙景象。栗玉杰 摄

  伴随着“咔嗒咔嗒”的机械声,一株株秧苗扎根水田,为大地披上“绿装”。虎口村的村民们穿着雨靴、弓着腰,跟在插秧机后仔细补苗,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田园画卷。

  “机械插秧效率比人工高很多,一天能完成10亩地。”村民李玉龙一边麻利地补苗,一边介绍,“今年基地引入稻花香2号新品种,每穴插3株至5株苗,预计5月底完成插秧工作”。

  据了解,“稻田画”的制作是采用北斗卫星技术定位插竿、牵线、画轮廓,在相应的位置上种植不同品种的水稻。随着水稻的不断生长,色调也在不断变化,待进入成熟期后,巨幅“稻田画”将更加清晰壮观,栩栩如生、美轮美奂的风景尽收眼底。

村民们穿着雨靴、弓着腰,跟在插秧机后仔细补苗,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田园画卷。 栗玉杰 摄

  北京瀚墨稻艺公司设计指导管理人员赵稼祥介绍:“预计一个月后,稻田里就能呈现出‘哪吒’造型的巨大画作,观赏期长达5个月,有望成为襄垣县‘魅力乡村游’线路上的又一网红打卡点。”

  虒亭镇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紧邻碧波荡漾的宝峰湖,208国道、太焦铁路纵横而过,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自然禀赋在此交织。目前,基地共种植彩色水稻200亩,并采用“幸福农法6.0”种植方法(零农药、零化肥、零转基因、零激素、零除草剂、零重金属),打造超有机安全健康“富硒”水稻种植基地,既保障了秋粮丰收的“里子”,又发展了农旅融合的“面子”。

  “后期,还会推行稻蟹、稻鱼、稻鸭共生模式,开发特色农产品、手工艺品以及插秧、收割等农事体验活动,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能品尝到新鲜的有机大米、稻田鸭等特色农产品,丰富游客旅游体验,沉浸式感受田园乐趣。”襄垣禾川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连国珍介绍。

虒亭镇幸福田园农业种植基地紧邻碧波荡漾的宝峰湖,208国道、太焦铁路纵横而过,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自然禀赋在此交织。栗玉杰 摄

  近年来,襄垣县抢抓农文旅融合发展机遇,深耕特色产业“沃土”,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范式,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底蕴、整合山水田园风光,将传统农业生产、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生态旅游、文化体验深度融合,绘就出一幅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时代画卷。

  传统的水稻种植,往往止步于稻谷的收获与销售。而在幸福田园种植基地,一粒稻米正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。这背后,是当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坚定步伐。宝峰湖畔的“稻田画”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展现出更加美丽、富饶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总工会部署开展工会系统治理欠薪冬季行动

4月20日,曾在四川泸定地震中逆行开闸泄洪救人的甘宇,在老家达州市大竹县石河镇举办了婚礼。妻子叫郑萍,来自重庆市云阳县。泸定地震发生后,郑萍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了甘宇的事迹,特别感动,并在评论区写下了一句话:“这也太帅了吧,我想嫁给他,这是我喜欢的类型”,今天最终把美丽的愿景变成了现实。 (记者 张浪 贺劭清 制作 刘世炯)

第十四届交博会厦门启幕 凝聚交通科技力量

该船型是全球装箱量最大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装箱船型,也是长江航道通航的最大箱位集装箱船型,融合了当今船舶建造领域前沿技术,具有安全可靠、节能环保、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。

习言道|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

郑成功出生于1624年。1661年4月,其率2万余将士、数百艘战船出征台湾,于1662年2月赶走统治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,收复台湾。他屯垦开荒、建立行政机构、兴办教育、发展贸易,为台湾开发与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。

(乡村行 ·看振兴)湖南东安“村村响”广播“空中授课” 农民田间地头学技术

兰州4月22日电 (记者 闫姣)藏于甘肃省的国家首批珍贵古籍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,如何破局“藏于深闺”与“抛头露面”的平衡难题。甘肃给出答案,将数字化赋能,打造影印本、展览、展厅、文创、短剧等,“四库·百变”活态传承,让中国古典文化“活”起来,走进“寻常百姓家”。

(粤港澳大湾区)港澳600多名青少年在广州以“舞”交友

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。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。《决定》指出,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。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,坚持以开放促改革,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,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。中国始终秉持“世界好,中国才会好;中国好,世界会更好”的发展逻辑,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,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,从引进来到走出去,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%,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,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